按照资本主义的理想化定义,在该社会体制下生活的人民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但现实究竟如何?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际,美国的土地上无数人因为丧失赎回权而被银行赶出家园;有的商人则与司法系统勾结兴建感化院,通过监禁犯错的少年大殓其财;还有的企业偷偷为员工投保,并待其死后赚其巨额赔偿金;而当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之际,华尔街的银行则向政府请求高达7000亿美元的救济金,这笔钱的最终走向却无人得知。纪录片导演迈克·摩尔(MichaelMoore)再次拿起摄像机,试图揭穿政客和商人剥削民众、暴敛
對年輕的新世代而言,二次世界大戰可能只在是學校課堂上聽老師唸經的討厭玩意,畢竟那已經是將近七十年前的歷史,我們所能接觸到的也只有一些黑白斑駁的照片與長輩閒話當年勇的回憶而已,雖然經歷過這場浩劫的那一代已經逐漸走下人生的舞台,但這場有六十一個國家與十九億人口捲入的恐怖戰爭,除了奪走七千兩百萬人的生命以及造成一萬三千八百五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以外,留下的種種後遺症到現在還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有許多電影及戲劇會以二次世界大戰裡頭的事件及戰役當題材,譬如說納粹入侵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但由於詮釋的角
我们熟悉的这些20世纪的风云人物,共同出现在一部电影中,这部电影如同一部世界现代史的摘要,汇集了欧洲、亚洲和美洲那一时期变幻动荡的历史风云。这部影片就是《我们为何而战》。 当欧亚大陆正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洗礼之际,美国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战争似乎只是广播里的新闻。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美国人才意识到战争降临美国。 好莱坞电影大师卡普拉算是最早移民美国实现自己梦想的成功者。二十世纪初,他从意大利到美国,先是派拉蒙,后是哥伦比亚公司,都因他的加盟而名声大噪。一部《一夜风流
人物传记形式纪录片,BBC通过展示20世纪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伟大传奇人物的经历,向他们所作的贡献致敬,其中包括屠呦呦、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巴勃罗·毕加索、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温斯顿·丘吉尔等人物,他们对于人类文明史跟社会进步有哪些不能被遗忘的贡献,以及对于个人的生命历程,他们又克服了那些困难,向青少年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有梦想就要勇敢。
根据纳奥米·克莱恩 (Naomi Klein)的同名著作拍摄而成,深入挖掘出美英等国如何通过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来利用自然灾害、战争和恐怖主义建立其资本主义的霸主地位。 纳奥米·克莱恩以美国中情局的[休克疗法]为比喻,批判弗里德曼及芝加哥学派领军的自由市场经济狂热信徒,其 手段与目的就如同上述心理实验。这些人近四十年来趁著天灾人祸的“大好机会”,在世界各地发动经济[休克疗法],不论是智利政变、金融风暴,还是9/11恐怖攻击、伊拉克战争、南亚海啸、卡特里娜飓风,皆成为他们推动「休克主义」的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