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

袁雪芬

  • 别名:袁雪雰(原名)、
  • 地区:大陆
  • 生日:1922年3月26日
  • 个人资料
  • 参演影视
  • 相关资讯

个人档案

性别

中文名:袁雪芬

别    名:袁雪雰(原名)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2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2011年2月19日

星    座:白羊座

职    业:演员

代表作品: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香妃、相思树

主要成就:首届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

籍    贯:浙江嵊县(今嵊州市)

党    派:中国共产党

行    当:青年、闺门旦

个人简介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原名袁雪雰,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越剧女演员,工青衣、闺门旦,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袁雪芬是越剧袁派创始人,以其淳朴的唱腔旋律、多变的节奏和真挚深沉的表演而闻名。她的唱腔韵味醇厚,委婉缠绵,声情并茂,重视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

她于1933年入科班学艺,1936年初次挂头牌,并灌制了女子越剧第一张唱片《方玉娘哭塔》。随后,她主演了改良越剧《恒娘》(1940年),并在1942年开始进行越剧改革,演出了新编剧目《古庙冤魂》等。1943年,她主演了剧目《香妃》,创造了尺调唱腔。紧接着,袁雪芬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越剧舞台(1946年)。1947年,她发起了“越剧十姐妹”义演活动。1949年,她主演了剧目《相思树》。

袁雪芬的才华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荣誉。她于1952年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荣誉奖,1953年主演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并于1955年成为上海越剧院院长。1958年,她主演了剧目《梅花魂》,接着在1959年创造了六字调。1965年,她主演了现代剧目《火椰村》,并创制了降B调唱腔。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袁雪芬的演艺事业受到破坏,但在1977年重新登台后,她再次取得了成功。1978年,她主演了越剧影片《祥林嫂》,并再度担任上海越剧院院长。1985年,她选择退居二线。1986年,以艺术指导身份与上海越剧院演出团赴巴黎演出。1989年,她获得了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从1995年起,她担任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2008年,她被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袁雪芬于2011年2月1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